老子约曾子,大道至纽约
春秋璀璨,老子、曾子,一道一儒,如果相遇在国外,他们会论些什么?
东方古“道”之上,先哲如瘦马负重,推动历史的车轮。而今,于古体今用及中西交融的问题上,路漫漫兮,待吾辈上下求索……
老子说“道”,曾子也说“道”。在以往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条道,实则相错相融,展往同一个方向。
在繁华的纽约都市,站在讲台上的我,想象着他们之间从未发生,却极有必要发生的对话……
一、道可道,非常道
The Tao(divine law)the can be told of Is not the Absolute Tao;
道离于言诠,是不可言说的本质。
Tao is inexpressible.
道,是生命的真谛,智慧的极致,一切真爱的源泉。
对于道的觉受,古老的经典里比喻为 “婴儿的笑魇“,“ 哑巴的梦”, 只有当事者明白,却又无法言说。所谓:情到深处人孤寂,言所能至皆非道。
二、名可名,非常名
Things may be named , but names are not Absolute Names.
本质不在言语中。
The nature is not in words.
名别于真相,是不达本质的表达。
通常,我们可以定义万物,为其命名,但名字并非事物本身!
比如我们常拿的手机,在生产线上,手机成为手机的最后一步是什么?是贴膜,装盒吗?都不是……
除非观察者到来,那一刻,它才被命名为手机。
当没有任何观察者时,它什么都不是。
三、无名,天地之始
The Nameless is the origin of Heaven and Earth;
混沌(空性)是万有之始,一切事物最初的纯然状态。
The primeval blurring state (emptiness)is the beginning of all the existences.
有一种水果叫“榴莲”,是东南亚地区的果王,很多人视它为爱不释手的美味,可也有很多人视它为不可一闻的怪味,离得远远的,更别说去吃一口。
有人认为芒果是美味,却也有人会因它全身过敏。吾之蜜糖,彼之砒霜,一个人的美食,另一人的毒药。
无论是榴莲,还是芒果、臭豆腐、臭男人、坏孩子,对这一切的认知、定义,都来自于你,与这些人、事本身毫无关系。
当事物空掉了被命名,被定义,被比较分辨,就是“无名”的状态,一种最初始、最纯然的状态;也正是因为事物自身并无任何特质(我们称之“无自性“,“空性”等等),所以才有无尽的可能性,去成为一切。
如果不明白一切事物都具有“无名”的纯然——当遇到不愉快的经历,就会出于误解而指责他人。
那个不称心如意的丈夫本是“无名”,他本具备多种潜能,只是在你的世界里,他才不如你意的显现,让你如此纠结。只有明白这个道理,你才能迎来久违的改变,这是一切真爱的开始。
四、有名,万物之母
When named, all things become known.
在对立,分辨,定义,执取中,万物诞生。
In contradictions, distinctions,definitions, attachments and acquisitions, all things are born.
当我们对“纯然之物”进行对立分辨,开始定义执取,世间万物就此诞生。
梦中花、魔法秀、镜中画、水中月,眼中翳等虚妄不实的显现,一旦我们对其误解,就会把纯然无自性的事物定义为就是如此这般的存在、一种独立于我的绝对存在。
如“这个男人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男人”,“他永远不会认可我”,“他身上有太多的问题”,“这一切当然都是他的问题,离开他我就会幸福”......这就是“有名”,就是把本来“无名”纯然的事物(无尽可能性的老公),认定为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。这种错误的,非客观的理解,就是“有名”。
因为误解而“有名”(主观的非理性的认知),就会对喜欢的人或事希求、执取,对不喜欢的人或事排斥、恐惧,麻烦的世界就此诞生。
老子提醒我们:通过误解而诞生的世界,是拥有无尽麻烦的世界。
五、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
So with the principle of Not-Being, to see the internal mystery of the divine law.
“常”是规则,准则
空无一物(混沌、空性)的规则,可用以观照万事万物的奥妙。
手机、不学习的孩子、不如意的老公,是根本不可能独立于我而存在的,它们来自我能觉知的心(意识的作用)。
想想,当我们看手机时,是眼球在看吗?
如果是眼球在看,手术把眼球摘下来,直接放在手机上,眼球自己能见到手机吗?
肯定看不到,是我们的意识,能觉知的心在看,这个能觉知的心在哪呢?
如果觉知的心在眼球后面,我们应该先见到眼球,再见到手机,显然并非如此;
如果觉知的心在眼球里面,我们应该能在角膜、虹膜、晶状体、眼底黄斑或视神经中找到心,显然找不到;
如果觉知的心在眼球外面,我无需照镜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脸,闭上眼睛也能见到外面的一切,显然不可能。
这个能觉知的“心”,
不存在于任何方位、颜色、名妆、影音、思想之中,
我竭尽所能也寻觅不得,
能觉知的心了不可得,
那被心所觉知的手机(心中手机)又在哪呢?
这就是老子所说的,“常无,欲以观其妙”。
纷繁万千,这无量的人事物,
如镜中画,
显现,却在镜中触之不得;
如水中月,
显现,却在水中寻觅不得。
六、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With the principle of Being, to see its external manifestations.
一切存在与显现(常有),可用以观照纷繁万物的端倪。它们之所以如此存在与显现的原因(又称为:缘起或“徼 ”jiao)。
不如意的孩子、老公
他们本是纯然的状态(“无名”)
却在我心中如此显现(“有名”)
寻觅不到(“常无”,空性)
但确实是如此的显现(“常有”)
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呢?(“欲以观其徼”)
如果真正搞明白了其中的端倪
从自身寻找问题的种子
那么“正心”就是“正事”
你就掌握了一切存在与显现的奥妙
七、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
These two (the Secret and its manifestations)
Are (in their nature) the same;
They are given different names
When they become manifest.
“明性”与“空性”同是心的两种特质。
“Clarity” and “Emptiness” are the two aspects of mind.
心的显现是“明性”(常有)——让我纠结多年的老公;
不可寻觅是“空性”(常无)——那个不独立于我而存在的老公。
两者都是心的特质
同出而异名
能觉知的心精微深奥
“玄”即不可知,不可说,不可思议
“明性”、“空性”两者同为其“玄”
八、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
They may both be called the Cosmic Mystery:
Reaching from the Mystery into the Deeper Mystery
Is the Gate to the Secret of All Life.
有中是无,无中是有。
那个让我纠结的老公
他是如此真实的存在(有)
却根本不可能独立于我而存在(无)
甚至我用以感知他的心也不可寻觅(无)
他却真实的在我心中显现(有)
恰如镜中之人
有与无,明与空
两者相融相摄
明空不二
如水融于水中
互不相违
我们称之:“玄之又玄”
心的特质是明性
心的自性是空性
心的本质是明空不二
这是开启一切秘密之门的钥匙
~未完待续~
以上内容,摘录于2018年6月24日,我在纽约【吴歌读书会】所作的主题演讲:《老子约曾子,大道至纽约 L&Z Ancient Wisdom Talk Great Way to New York》。
今日发布的是演讲中对老子《道德经》第一章总纲之解读,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儒家代表人物曾子的《大学》之“道”。如何将老子的玄道与曾子的大道完美融合?如何用之指导人生实践?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,将是对当今时代最好的贡献。
相约下期,大道曾子!
关键词: